正文

跳繩,真的是完美運動?醫生:春天這樣跳繩,孩子個頭”瘋長”

shiyingbao

此外,臺灣陽明大學一項研究發現,只要每天跳繩30分鐘,連續跳20周,就能比對照組同齡生多長高1.5厘米。

這是因為,在跳繩過程中,雙腿不停跳躍,雙臂不斷搖擺,肌肉收縮牽拉骨骼會使骨承受一定的壓力和張力,使骨骼的循環得以改善,刺激生長激素分泌,促進生長板的增生,推動骨骼生長和骨質增強,從而促進兒童長高。

當身體落地時,胃腸也隨著跳起落下而震動,就如同按摩,有利于胃腸的蠕動,促進孩子的消化功能,有助于食物消化和營養吸收,從而影響生長發育。

這樣跳,更容易長高

跳繩雖然難度低,易操作,但是要想幫助長高,還是要講究策略的,總結起來是一慢二高三定量,最好還能挑選恰當的時間。

一慢

現在校園體育競技類的跳繩,孩子拼的是速度快、難度高,每分鐘跳到180~200個,但這主要是為了鍛煉心肺能力,屬于大強度的力竭性運動,對長高的幫助不大。

促進長高的跳繩,只要達到中等強度就行了。所以,跳繩的時候得慢一點,再慢一點,保持在每分鐘跳80-120個。需要持續15-20分鐘的時間,可分多次完成。

二高

跳繩的關鍵是要跳得高,跳到距離地面10公分以上,心率達到120,堅持20分鐘以上,這樣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激發自身生長激素分泌。

三定量

一個孩子每天應該跳多少個呢?這應根據不同年齡和個體差異來定。按醫生經驗, 5-7歲推薦600-1000個跳繩,小學以上的1000-2000個。

跳繩時要控制好強度:跳1.5分鐘,休息1.5分鐘,如果用力過猛或跳的時間太長,傷了生長板反而可能很難再長高。

選擇恰當的時間

根據研究,空腹運動時分泌生長激素最多,下午3-6點這個時間段運動助長效果最好。

此時孩子肚子已處于70%空的狀態,在相對低血糖及應激狀態下,可以直接激發生長激素分泌,加上運動本身可促進生長激素分泌,雙重因素重疊,形成一個分泌的小高峰。

另外,許多孩子在最初學習跳繩時,由于沒有掌握跳繩的基本技法,導致學習過程比較吃力,既打擊積極性,又影響長高效果。因此,需要給孩子有一定的專業技巧指導。

影響身高的其他因素

隨著孩子慢慢長大,還有更多的運動項目,比如打籃球、游泳、羽毛球等等,適合孩子最重要!除了運動外,還要配合科學的膳食、充足的睡眠和愉快的心態,才能達到孩子個頭"瘋長"的效果。

很多人都知道補鈣對骨骼生長的重要,但光補鈣是不夠的,我們還要考慮鈣的吸收率,只有補進去的鈣被充分吸收了,才能真正有助于長高。怎樣提升鈣的吸收呢?

那就需要同時補充維生素D了,維生素D能夠有效促進鈣吸收,讓鈣充分沉積到骨骼上,促進骨骼的成長發育。

人體90%的維生素D來自于皮膚暴露于陽光下合成,這種方式要求陽光直射皮膚,然而現實中衣物遮擋、防曬措施阻隔、空氣污染等都使曬太陽補D的效果大大下降,天然食物中維生素D的含量又非常少。因此可以選用額外的維生素D劑作為有效補充,如雙鯨悅而維生素D,每粒含有維生素,劑量精準、服用方便。

人體生長激素是有規律的,熟睡后會進入分泌高峰期,分泌量是白天的3-5倍左右。所以,保證充足的睡眠,更有利于長高。建議孩子6歲前,每晚應保證約11小時的睡眠量,6歲后,最好保證每晚至少9小時的睡眠。

春季,對于孩子來說,不光是生長發育,在各個方面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所以也希望各位家長,能夠把握住關鍵的春季,讓孩子身體更棒。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