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息肉癌變的征兆是什么?子宮內膜息肉癌變率高嗎?相信通過今天的介紹,大家了解了關于子宮內膜息肉癌變的征兆。在下文提醒一下各位患者,為了您的健康,請定期為身體進行檢查,一旦發現可疑癥狀,要引起重視,選擇正規的醫療機構進行及時專業治療。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膳食營養,加強身體鍛煉,保持心情舒暢。
子宮內膜息肉癌變的征兆是什么
子宮內膜息肉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息肉可生長在子宮壁的任何角落,容易復發。治療不當或者不治療可導致女性不孕,嚴重可導致癌變,因此多數患者在發現子宮內膜息肉時都會采取治療措施。那么子宮內膜息肉癌變的癥狀有哪些呢?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從癥狀方面來看,極早期無明顯癥狀,以后患者出現陰道流血、陰道排液,疼痛等病狀。陰道流血主要表現為絕經后患者陰道點滴性流血,尚未絕經患者出現月經增多、經期延長或月經紊亂等狀況。陰道排液多為血性液體或漿液性分泌物,若患者合并感染則伴隨有帶惡臭的膿血性液體。因陰道排液異常就診的患者者約占總數的四分之一。下腹疼痛主要表現因癌腫累及宮頸內口引起的宮腔積膿導致的下腹脹痛及痙攣樣疼痛,晚期時浸潤周圍組織或壓迫神經引起的下腹及腰骶部疼痛。晚期患者可出現貧血、消瘦及惡病質等相應癥狀。
從體征方面來看,早期子宮內膜癌婦科檢查中并無異常發現。在晚期檢查中可發現子宮明顯增大,合并宮腔積膿時可有明顯觸痛感。這是因為宮頸管內偶有癌組織脫出,觸之易出血。當癌灶浸潤周圍組織時,子宮固定或在宮旁捫及不規則結節狀物。
因為子宮內膜癌最常見的癥狀是絕經后及圍絕經期陰道流血,所以子宮內膜癌應與引起陰道流血的各種疾病區分鑒別。婦科檢查應排除外陰、陰道、宮頸出血及由損傷感染等引起出血及排液。檢查時應對附件有無包塊及增厚等均應有仔細全面檢查,注意子宮大小、形狀、活動度、質地軟硬、子宮頸、宮旁組織軟硬度有無變化。
子宮內膜息肉癌變率高嗎
患上子宮內膜息肉是有癌變可能的,這種疾病惡化癌變的幾率比較小,但也不能被排除。所以如果被查出有子宮內膜息肉的話,那就應該有意識的去配合醫生進行相應的藥物治療,并定期復查,一旦發現息肉逐漸變大,或者息肉已經長到可手術的大小,就應該及時選擇做手術來摘除息肉,以免息肉繼續長大,撐大子宮,影響子宮正常功能,導致最后需要摘除子宮的地步。
子宮內膜息肉是一種不容易被發現的疾病,一般在專業的婦科檢查中才會被診斷出,通過癥狀表現,不能很明確的觀察出。
一般子宮內膜息肉患者主要的癥狀表現是月經不調,具體說來就是月經周期紊亂,月經提前或者月經經常延后,月經周期不準確,月經來潮期間痛經,月經來潮期間量比較少,或者月經量突然性的增多等,都可能是女性患上子宮內膜息肉之后所表現的癥狀。
而這些癥狀恰恰在每個女人生活中都非常常見,很容易被當成來月經時期的一些綜合反應,根本不會聯想到自己是患上了子宮內膜疾病上來。所以,往往很多女性在查出患上子宮內膜息肉之后息肉面積已經比較大了,一般都是需要盡快進行手術的,否則后果將會更加嚴重。
子宮內膜息肉這種疾病一般更多的發生在三四十歲的女性身上,因為女性到了那個年齡,身體抵抗力開始逐漸的下降,性格脾性也開始有所變化,是最容易患上一些婦科疾病的,比較常見的除了子宮內膜息肉之外,還會有子宮肌瘤、乳腺增生、乳腺纖維瘤等疾病。所以建議每位女性都愛惜自己的身體,定期的去醫院做先關的體檢,了解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如果被檢查出有婦科病,也不要過于的擔憂,發現了就積極的去面對,勇于接受治療,戰勝病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