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快到預產期的孕婦總是容易緊張,生怕寶寶突然發動,搞的措手不及。眾所周知,懷孕時女性會出現停經、尿多、孕吐等癥狀,那么臨產前幾天女性的身體又會有什么征兆呢?下面給大家介紹女性臨產前的幾個信號,孕媽可根據這些來判斷是否該待產。
無論是頭胎、二胎還是三胎,女性在臨產前的征兆都是一樣的,只是在分娩所需時間上有差異,一般二胎比頭胎產程快,時間短。此外,并不是所以孕婦都是在預產期生產的,通常預產期的前20天至后13天都有分娩的可能,都屬于正常分娩,所以孕婦除了關注預產期外,還要關注臨產前的身體表現。
1、腹部感覺到下墜感
胎頭進入骨盆后,孕婦會感覺到胎寶寶要掉下來的感覺。入盆是分娩的第一步,多數初產孕媽媽在預產期前1-2周內出現這種情況,有過分娩經驗的孕媽媽多在臨產開始后銜接。由于胎兒先露部下降壓迫盆腔膀胱、直腸等組織,常感下腹墜脹,小便頻繁、腰酸等。
2、下面出現褐色、淺紅色分泌物
臨產前如果孕婦發現內褲上有褐色或淺紅色分泌物,就需要提高警惕了,這是見紅的癥狀。見紅是分娩即將開始的比較可靠的現象,此時應做好入院待產準備,見紅一般發生在分娩發動前24-48h,陰道會流出一些混有血的黏液。
并非所有的孕婦都會出現見紅的現象,見紅也不是分娩前唯一癥狀。如果陰道出血量較多,超過月經量,考慮不是分娩臨產,可能是其它原因,此時需要及時就醫。
3、腹部陣陣發緊
臨產前的腹部收緊臨床上稱為宮縮,宮縮又分為真宮縮和假宮縮。如果腹部一陣陣發緊,過一會又放松,每天出現許多次,而且在晚上出現的更頻繁,沒有規律可循,那么是假宮縮,表示寶寶還沒有做好出生的準備。如果是宮縮規律,表現為間歇5-6分鐘,持續30秒以上,且不斷增強,那么是真宮縮,表明寶寶要出生了。宮縮還會伴隨著陣痛,陣疼隨著宮縮增強而加劇。
4、下體流出透明液體
臨產前幾天,孕婦若發現時不時有少量“排尿”,此時要警惕破水的可能,孕婦第一時間需要平躺,墊高臀部。胎兒快出世時,羊水就會破裂,羊水是無色無味的,與尿是有區別的,孕婦要注意區分。如果羊水排出后一段時間,孕婦還未出現宮縮,這就意味著需要引產了,因為羊水流失后,胎兒很容易受到細菌感染。
一般破水后很快就要分娩了,應立即讓產婦取平臥姿勢送往醫院分娩,千萬不可直立或坐起,以免臍帶脫出,造成嚴重后果。
5、胎動次數減少
臨近分娩,胎兒的位置已經固定在盆骨,所以不會出現明顯的胎動。孕末期孕婦要做好胎心監護,謹防出現胎兒缺氧的情況。
6、胃口變好
臨產期前的兩周時間,子宮底部會下降,這時候胃部的壓迫感慢慢消失,飯量會比以前增加,同時呼吸變得順暢。
孕婦可根據這些信號來判斷自己是否要生了,準媽媽提前幾天去醫院待產取決于個人情況,一般情況下,如果孕婦懷孕期間身體一切正常,胎兒發育健康,則可以在見紅后再去醫院,如果孕婦患有娠高癥,可以選擇提前住院觀察,以免臨產時出現意外。
孕晚期的時候會有來例假的那種疼感,但這并不是寶寶要出生的征兆,當出現規律的宮縮且伴有陣痛時,才是寶寶要出生了。
為了避免手忙腳亂,孕婦要提前準備好相關事宜,以免到時候徒增很多麻煩。
1、待產包。各種證件、自己的用品和孩子要用的東西都要帶全。
2、選好分娩醫院。產前要提前定好醫院,在出現分娩征兆的時候就能直接去醫院,不會耽誤太多的時間,注意不要選擇距離家過遠的醫院。
3、安排好坐月子的事情。坐月子是一件大事,是需要人照顧的,這些事應提前商量好。
4、產婦應該要有信心。在精神上和身體上做好準備,迎接孩子的到來,實踐證明,思想準備越充分的產婦,難產的發生率越低。
5、睡眠休息。分娩時體力消耗較大,因此分娩前必須保持充分的睡眠時間,娩前午睡對分娩也有利。
產前注意事項
1忌怕。過于緊張不利于分娩,越怕什么越來什么。
2忌急。預產期是一個浮動的范圍,寶寶早一點晚一點發動都是正常的,媽媽不要過于焦慮。
3忌累。妊娠后期一定要減少運動量,多注意休息,保持充沛的精力,這樣分娩時才能比較輕松一點。
4忌濫用藥物。分娩之前一定不要濫用藥物,比如一些幫助孕婦減輕腹痛的藥物。
孕婦在分娩時要注意技巧,生產時,呼吸要保持自然、有規律,不要吸得太深,否則極易缺氧;吐氣時,也要慢慢的來;調整自己的情緒,放輕松,不要過于緊張,否則只會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