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前檢查是保障母嬰健康的重要措施,主要包括常規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測和影像學檢查三大類。關鍵項目涵蓋血壓監測、血常規、尿常規、B超篩查、唐氏綜合征篩查等,不同孕周檢查重點各異。
1. 常規體格檢查
每次產檢均需測量體重、血壓、宮高和腹圍。體重增長過快可能提示妊娠高血壓風險,血壓監測可早期發現子癇前期。孕中期開始通過觸診評估胎位,孕晚期增加胎心監護,使用多普勒儀監測胎兒心率變化。
2. 實驗室檢測
血常規檢查血紅蛋白水平,妊娠期貧血發生率約30%,需及時補充鐵劑。尿常規檢測尿蛋白和尿糖,異常值可能反映腎臟問題或妊娠糖尿病。孕11-13周進行NT超聲聯合血清學篩查,準確率達85%。孕24-28周完成葡萄糖耐量試驗,診斷標準為空腹血糖≥5.1mmol/L。
3. 影像學檢查
孕早期B超確認胚胎數目及存活情況。孕20-24周進行系統超聲篩查,重點觀察胎兒心臟、顱腦、脊柱等結構。三維彩超可清晰顯示唇腭裂等體表畸形。孕晚期通過臍血流監測評估胎盤功能,S/D比值>3提示胎兒缺氧風險。
4. 特殊項目
高齡孕婦建議做無創DNA檢測,35歲以上孕婦染色體異常風險顯著增加。有流產史者需檢查抗磷脂抗體和甲狀腺功能。RH陰性血型孕婦需在孕28周注射抗D免疫球蛋白。
規范產檢能降低50%以上的不良妊娠結局風險。建議孕12周前完成建檔,28周前每月檢查1次,36周后每周檢查。發現胎動異常或陰道流血等情況需立即就醫,孕期按時補充葉酸和鈣劑對胎兒發育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