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些孩子會有感覺統合失調的問題,他們會出現視覺、聽覺、感覺等失常的癥狀,非常影響他的生活和學習。那么什么是感覺統合?它有哪些功能?感覺統合失調又該怎么辦呢?
什么是感覺統合
1.定義
感覺統合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它體現了一個人的運動學習能力。所謂學習能力,不僅指認識事物的能力,還指統合、整理、分類知識的能力。而大腦在整理訊息之后,會根據收到的訊息給神經組織下達命令,由此來指導四肢的動作,這個過程叫做運動學習。人類能夠綜合運用所有感官和身體組織,并通過感覺學習和運動學習的配合,造就感覺統合。
2.最佳時期
零到三歲屬于是寶寶感覺統合發展的黃金期,這一時期能夠通過各種措施來預防感覺統合失調的現象。3歲到6歲之間的時期被稱為改善感覺統合失調的最佳時期,7歲到12歲之間則是矯正感覺統合失調的有效期。
3.異常反應
· 抑制信息
有的寶寶會將所接收的信息全都抑制住造成反應遲鈍、或沒有反應,比如自閉癥寶寶。
· 過分反應
有的寶寶會將接收的信息過分反應,情緒特別激動,比如多動癥患者。
感覺統合的功能
1.組織功能
我們在每天都接受了大量的信息,并且需要及時處理這些信息來得到有用的知識,而腦的作用就是處理這些信息。首先要給各種感覺信號以反應和指示,其次還要綜合處理各類信息。寶寶需要用神經系統來組織協調各類感覺刺激,從而指導身體做出各種回應,即為感覺統合的組織功能。
2.檢索功能
人腦的檢索功能與圖書館的檢索系統類似,感覺統合的功能就在于它可以檢索出大腦每天接收的最重要的信息,而大腦也會根據這些信息進行相應的反應,這樣行動會更精確、準時。
3.綜合功能
人對于外界的觀感多呈現局部性、個別化,感覺統合有利于綜合人體對外界的多種感受,將其綜合整理出來,便于人類對外界產生整體的認知。
4.保健功能
能夠幫人體適應內外的不同環境,心理生理都能達到一個很舒適很滿足的境界。
感覺統和異常
1.視知覺失調
視知覺失調并不是失明,而是不能正常的利用視力做事情。這樣的寶寶能看電視,但是不能正常的閱讀,會漏讀、讀錯字、遺忘很快,在上學的時候會經常抄錯、抄漏題。對于一些自閉癥寶寶而言,他們很難集中精神去做某一件事。
2.聽知覺失調
聽知覺失調并不是完全失聰,而是聽了忘。有的寶寶聽覺比較弱,不能接受較大的聲音,這樣的寶寶要遠離比較超鬧的環境。不然致使自我保護膜的形成,容易出現削弱聽力、健忘癥、脾氣怪的后遺癥,自閉癥的寶寶尤為突出。
3.前庭系統失調
前庭系統失調的癥狀多為好動、愛摔、轉圈不暈、難辨左右、缺乏方向感等,自閉癥寶寶還會有語言發展遲緩、語言表達較差、重心不穩的并發癥。前庭系統中的前庭網膜的缺乏協調及掌控性,同時寶寶也會失去重力感和平衡感。這種病癥會讓寶寶變得特別好動,難以聚精會神做事,且行動特別笨拙。
4.觸覺系統失調
患有觸覺系統失調的寶寶通常難以合群,他們常常會用激進的方式來表達對旁人的觀感,喜歡惹別人生氣的同時也很恐懼陌生人和陌生環境。他們比較容易出現焦慮不安的情緒,有時會出現偏食、挑食的癥狀。有的寶寶反應比較慢,頭腦和動作都比較遲鈍,無法保護自己。
5.本體系統失調
本體系統失調的主要癥狀為容易走丟、玩不好捉迷藏、不會自己系鞋帶扣衣扣、不會用筷子,不太會自己動手做事,身體行動不協調、容易摔倒。
感覺統合失調怎么辦
1.交友
鼓勵寶寶不要局限在自己的世界中,要多走出去交交朋友。要嘗試著和其他寶寶交流,通過接觸、交流來縮短自己和世界之間的距離,以此來強化身體的感覺統合功能。
2.獨立
家長要注意培養寶寶的獨立性,可以引導但不能替代。比如寶寶自己能夠做或者可以通過學習和練習來做的事情,都要交給寶寶自己獨立完成。這樣不僅可以增強統合功能,還能夠提高自己動手進行勞動的興趣和心理素質。
3.鍛煉
鼓勵寶寶多參加各種體育鍛煉和身體運動,有利于增強自身的平衡感,促進統合能力的提高。
4.游戲
家長可以試著跟寶寶一起做些簡單的游戲,例如獨木橋、躲貓貓、丟手絹和賽跑等等,通過簡易的游戲來增強感覺統和能力。
5.特殊訓練
如果寶寶的感覺統合失調癥狀過于嚴重,那么就不能只依賴以上的家庭訓練,而要在專業機構進行特殊訓練,來矯正行為和腦力活動。
感覺統合訓練方法分類
1.觸覺訓練
(1)內容
觸覺訓練可以提高寶寶全身肌膚和關節神經的敏感程度。此外還可以通過觸覺訓練來提升辨識層次,增強寶寶腦部感覺神經的敏感度。
(2)訓練器材
按摩球、觸覺板等。
(3)適應癥
易哭、膽子小、易怒、怕生、笨拙、懼怕肢體接觸、難以正常發音、挑食、注意力不集中、自閉、愛生病等。
2.前庭平衡覺訓練
(1)內容
這種訓練的作用是鍛煉寶寶前庭平衡系統的反應,有利于寶寶重新建立語言組織神經,促進前庭平衡和正常的視力及聽力。
(2)訓練器材
按摩球、小型滑梯、平衡木、獨木橋等。
(3)適應癥
身體笨拙、姿勢歪斜、協調能力差、多動癥、易惹人、語言發育慢、視覺空間能力差、閱讀障礙、缺乏自信、注意力難以集中、易摔、缺乏方向感、難以培養學習能力和習慣。
3.彈跳訓練
(1)內容
能夠鞏固平衡能力和人體前庭平衡的神經系統,還可以提高觸覺神經及關節的敏感程度和感應度,縮短大腦恢復健康的周期。
(2)訓練器材
羊角球、跳床。
(3)適應癥
缺乏合理儀態、姿勢歪斜、易怒、笨拙、好動、注意力難以集中、語言發育慢、閱讀障礙、膽子小、缺乏視覺判斷力、觸覺失調、關節信息失調。
4.固有平衡訓練
(1)內容
能夠提高人體脊髓中樞神經的協調性能,提升中耳的平衡控制力。還有利于恢復神經系統的機能,幫助寶寶大腦健康發育。
(2)訓練器材
獨腳的椅子、巨型陀螺、豎抱筒等
(3)適應癥
好動、易摔、脾氣壞、語言發展差、沒有組織能力和推理能力、缺乏肢體協調能力、缺乏自信心。
5.本體感訓練
(1)內容
這種訓練可以增強寶寶的平衡能力、觸覺及肌體的組織協調能力,幫助寶寶左右大腦均衡的生長發育。
(2)訓練器材
跳床、平衡木、滑板等。
(3)適應癥
語言能力弱、笨拙、注意力難以集中、好動、易怒、缺乏組織力和創造力。
感覺統合訓練的作用
1.發展智力:可以促進孩子腦部發育,幫助其智力全方位發展。
2.融入群體:可以幫助患有失調的寶寶恢復正常狀態,盡快融入正常的同齡人群體之中。
3.增強體質:通過各項鍛煉和訓練幫助寶寶提升身體素質,增強體質。
4.心理發展:對于寶寶心理健康發展有著很大的影響。
(1)情緒:讓寶寶獲得愉快的心情,享受生活。
(2)注意力:幫助寶寶集中注意力,能夠聚精會神的做一件事。
(3)建立自信:可以重建寶寶的自信心,讓寶寶不再感覺自卑。
5.培養意志:讓寶寶從小養成堅定不屈、不畏困難的意志。
6.適應能力:可以培養孩子合作、團結、競爭等社會意識,讓其能更好的適應和融入社會。
7.語言能力:有利于促進寶寶的語言能力提高。
感覺統合游戲推薦
1.推球回去
益處:通過推球來增強寶寶手臂的運動能力、促進手眼協調。
方法:在開始的時候家長要把推球距離控制在一臂以內,寶寶可以雙手接球,接到之后從右往左推。之后就可以循序漸進的增加距離,讓寶寶盡量使用兩只手來推球,用一只手接球。最開始要家長站在一旁用身體協助寶寶,等寶寶熟悉了之后就可以讓其獨立操作。
2.呵癢癢
益處:通過增強對寶寶皮膚的接觸來達到刺激的目的。
方法:讓家長拿手輕輕的撓寶寶的頭、脖子、胳肢窩、腳心,時輕時重,及時調整。如果寶寶感到恐懼,那么家長可以適當縮短時間。
3.小小飛行
益處:有利于增強寶寶的平衡能力。
方法:首先家長需自己平躺于地上,將寶寶以俯臥的姿勢放在家長的小腿上,用手拉起寶寶的兩只胳膊,逐漸伸展后抬起腿來,寶寶如同飛翔一般。多次重復這一系列動作。
4.擺毛巾
益處:有利于幫助寶寶集中注意力。
方法:將寶寶包在大毛巾中,讓家長兩個人一人拽住一邊,左右、上下拉毛巾,讓寶寶跟著毛巾搖擺。還可以叫寶寶自己拿一個球在手里,隨著毛巾的擺動向某個確定位置投球。
5.梳頭游戲
益處:有利于幫助寶寶活動手指,對自己有一個較為清晰的了解。
方法:家長給寶寶梳頭,以梳子的尖端來刺激寶寶的皮膚,或者讓寶寶自己對著鏡子梳頭。
6.籃中尋寶
益處:幫助寶寶提高觸覺識別能力。
方法:家長首先在籃子里放置多種玩具,再叫寶寶自己從中挑一個玩具。拿出來之后家長告訴寶寶玩具的名稱,再把玩具放回,重復兩三次即可。寶寶通過與玩具直觀地接觸,可以提高其觸覺識別能力,能夠辨別不同種類和型號的玩具。
7.四肢運動
益處:幫助寶寶增強自己的身體協調能力。
方法:家長分別抓著寶寶的四肢,做上下屈伸、左右搖動等動作,四次后更換方向。抓到右腳之后,朝左搖到左腳的位置。之后再換到左腳、右手和左手重復上面的動作。
8.水中游戲
益處:有利于增強寶寶的觸覺靈敏度。
方法:用水自身的浮力和溫度來刺激寶寶的神經,還能夠增強其肌膚對外界事物的感知程度。可以在水中放玩具讓寶寶玩耍;還可以拿比較柔軟的刷子給寶寶清洗身體,通常在寶寶洗浴的時候來與其進行這些簡單的小游戲。此外,家長還要特別注重游戲的環境和水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