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是誰(史上最厲害的詩人)
小時候翻書經常被這個叫做“佚名”的人震驚,因為老是可以在各種不同時期、不同類型的書上看到他,好像除了我爸誰也沒他厲害。
我們來欣賞一下這位“佚名”先生的詩詞吧:
這是最被大家熟悉的一首詩了,或者說最后一句是大家最熟悉的一句詩。
寫一個女子在船上遇見了心中的白馬王子,因心生愛慕而思緒紛亂。
牛郎和織女的故事起源很早,版本也很多。
一般說牛郎是個普通人,而織女是天上的仙女。這仙女下凡,和牛郎相愛了,從此過上了男耕女織的性福生活。
可這件事震怒了上天,為了懲罰,上天用一條銀河隔開了他們。
這首詩就是借用這個神話故事,抒發愛情受挫的痛苦心情。
明明相隔不遠,只有這一條盈盈的河水,可是卻沒有辦法跨過去,只能默默相視,癡癡凝望。
楊柳枝葉青青,都垂到了地上。楊花柳絮在空中紛亂地飛舞。
柳條都已經折盡,花也飛盡了。遠行的人啊,你什么時候回來?
在古代,人們有折柳送別的習慣。一是因為柳樹生命力強,不管漂泊到哪兒都能長得枝繁葉茂,是一種祝福。另一個原因是“柳”同“留”,表達送別時的不舍之情。
這首詩以送別來寫思念,也許是對朋友的思念,也許是對戀人的思念。春天都要過去了,柳條和楊花都飛盡了,你卻還未歸來。思念之切,留給人無限想象。
紅色的樹葉讓秋色為之沉醉,碧綠的溪邊夜晚,我拂動琴弦。
美好的日子不會再回來啦,如今的凄苦讓人度日如年。
這首詩記載為一個被稱為“湘驛女子”的唐朝人所作,但只留下了號,沒有留下名字。
詩人用一個美妙的“醉”字,把紅葉和秋色聯系起來,又在夜晚的溪流邊,撥弄著琴弦,想必是彈了一曲動人的音樂吧!
可是,這一切都已經是過去式了,如今的我,生活在凄風苦雨中。
這首詩寫游子的思鄉情。
在赫連臺畔,有一個孤獨的旅客正在思念家鄉,不遠處的無定河邊,傳來了哀怨的號角聲。
旅人情,是怎樣一種寂寞凄苦?這種凄苦又因“暮角聲”更顯悲涼。
歸去的路途有千里之遙,可能歸去永遠無望。哎,一夕秋風,吹得我白發生。
作者從頭到尾沒寫思鄉,沒寫情愁,而我們讀來卻處處感受到作者的“愁”。